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56节(2 / 2)


  赵曼拎着一包十五斤重的面粉,小老三手里拎着六七斤重的玉米面,另一只手拎着十几个鸡蛋,两人走到门口就看见开着车停在家属区门口的唐小方。

  唐小方叫了一声:“赵局长,这里。”他刚好要去牧区办事,顺路送面粉过去那边打馕。

  听到了声音,赵曼就冲唐小方招招手,对那边笑,刚好唐颖站在吉普车后面,能看到她从那个方向过来,微笑着跟车上的人打招呼的时候的样子,比前几年看上去略微成熟了一些,更知性了。

  唐颖的心脏忍不住狂跳起来——她看到我了吗,她不会看到我了吧。

  又想她真的看到了,会跟她打声招呼,但是又有些害怕。

  但见到赵曼走到吉普车跟前,就停住了,跟里面的人有说有笑的,旁边还有个七八岁大的小孩子,也在说话。

  赵曼这是拖唐小方去牧区让阿里汗帮忙打馕,二娃快要走了,上回心心念念玉米馕,所以还送了人家小兜鸡蛋,她先把东西都给到了唐小方,便跟他讲:“东西给到阿里汗的媳妇就好了,你认识她的嘛,个子很高的大姐。”

  三娃捧着鸡蛋小心翼翼的递给唐小方。

  唐小方接过这些东西:“您又要让我带鸡蛋过去,可别了,阿里汗上次都发火了,这鸡蛋你拿回去,上回我还是偷偷丢他们家帐篷门口的,人家死活不收,我没有办法。”

  说完,鸡蛋又塞回三娃手里面。

  三娃捧着个鸡蛋,不知道拿回去好,还是给唐小方好。

  赵曼哭笑不得:“那就算了吧,下回我去见阿里汗,我自己带过去。”

  草原人民性格朴实,不喜欢来虚的,不要就是不要,给了还要生气。

  唐小方说:“赵局长,这都什么年代了,你们家还吃这种粗粮!”

  以前他们家就经常打馕,那会儿长期要给孩子们带午饭,吃馕就便利许多,而且多吃玉米红薯这样的粗粮对身体也好呢。

  倒是现在,新区成了大粮仓,家家户户也吃点粗粮,但基本上没有像这样做这么多馕饼了。

  说起来,城里人才是羡慕新区人民的生活才是。

  赵曼笑道:“怎么不能吃了,等过几年,你再想想这个味儿,没准还是个念想。”

  三娃说:“这是我二哥去省城带的。”

  二十多斤的面粉跟玉米面,打出来的馕应该有三十多斤了,本来觉得麻烦人家不好意思,但阿里汗从不对他的汉族女儿说麻烦。

  大嫂也是很好相处的人,越客气越跟你着急。

  唐小方摸摸后脑勺,笑道:“哦,韩千生又要去省城了啊,想想当年我去接你们,你两个哥哥才你这么大点,现在都这么大了,可以一个人去省城了。”

  三娃抬起小脸儿说:“小唐叔叔也长大了啊,快要当爸爸了。”

  唐小方嘿嘿几声,语气里面也充满了愉悦:“韩团也快要当爸爸了啊,你也快要当哥哥了。”

  赵曼又跟唐小方说了一会儿话,再跟他挥手道别。

  等送走了唐小方,汽车一开走,她就看见马路对面站着的女人。

  也不知道站了多久,女人发着呆看着这个方向,夕阳的余晖打在她侧脸上。

  第287章

  “宋老师!”赵曼惊讶的叫了她一声。

  从京市离开那么久, 已经四年多没有见到宋樊芝了,说不出有什么感觉,但这次看见宋樊芝, 总觉得她眼神里面藏着一些什么。

  唐颖愣了愣,她化名宋樊芝在京市的那几年,其实已经习惯了这个身份了。

  后来平了反, 名字也没有改过来,除了父亲还叫她唐颖,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宋樊芝。

  远远的看见了宋樊芝, 她又没有说话,赵曼还以为自己看错了。

  她嘀咕一声:“可能我眼神不好?”看错了吧。

  那边的唐颖已经在脑子里面快速的跑起来,怎么解释她在这里的事情, 尽管她也怀疑女儿根本就知道了她跟自己的关系, 但目前她要怎么说开呢,她一个当母亲的把女儿丢下来这么多年, 要怎么说她才能理解呢?

  唐颖纠结了很久,就在赵曼以为自己认错人准备转身就走的时候,叫住了她:“曼曼,是我。”

  三娃说:“妈妈, 是不是叫你,我听见有人叫曼曼。”

  小淘气包说。

  赵曼站定了看着女人,四五年的时间确实把一个人改变了很多, 她看上去比之前要稍微沧桑了一点。

  她问道:“您怎么也在新区, 刚刚我以为认错了人。”

  唐颖上下打量着她,看上去过的还不错,衣服看上去都不是很时髦,但非常有品位有质感, 能看得出来此人的性格比较沉稳不浮夸。

  旁边的孩子长得很好看讨喜,手里小心翼翼的捧着几个鸡蛋。

  三娃小小声:“妈妈,这是谁啊。”

  他觉得这个女人跟妈妈长得很像哦。

  赵曼带他走近一点才跟唐颖说话:“这是妈妈的一个好朋友,宋老师你好,您什么时候来新区的,之前我给您写过很多信,但是这两年都没有给我回信,我还以为您——”

  她当时真的以为宋樊芝出事了,因为以前不管多忙,她都会给她回信。

  唐颖的表情有些局促不安,她还在给她写信?

  这孩子,她走了难道她不生气吗?

  她有很多个问题想要问她啊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