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96节(1 / 2)





  薛灿灿一家人当然要来,周升跟薛敏敏两个,韩昌君一家人,孙来娣一家人。

  然后就是韩家的那一大家子。

  也就准备开了三桌席。

  赵曼是在薛灿灿家里出嫁的,韩景瑜带着一大帮子的兄弟,扣响了薛灿灿家里的门来迎亲。

  屋子里面的人算是赵曼的娘家人了,韩景瑜进门之前撒了一把糖果,围在旁边看热闹的孩子们顿时都热闹了起来。

  他今天打扮的很精神,穿着七十年代最流行的婚礼制服——绿色的军装,头发修成了板寸,笔挺笔挺的站在门口。

  闹新郎肯定是必备的过程,孙来娣带着头道:“咱们新郎的身体好不好啊。”

  “好不好啊?”

  “身体不好可不行啊。”

  “可不行啊。”

  兄弟团马上跑出来打圆场:“新郎身体好不好,晚上新娘子可不就知道了吗?”

  这帮小伙子们嘴上开起车来,还真是一套一套的。

  赵曼让他们闹红了脸。

  这个年代新娘家里面的人也不闹开门红包,就是要新郎官表个姿态。

  为了表示自己身体好,韩景瑜刚才被新娘团监督在外面跑了一圈,足足五千米,回来的时候还不带气喘的。

  赵雪彦代表新郎官的兄弟团,痞痞的看着新娘姐妹里面声音最大的那个:“薛灿灿,行了吧,再挡着就错过吉时了。”

  薛灿灿冲着赵雪彦嘻嘻一笑,就让开了。

  赵曼坐在一个贴满红纸的床上,按照当地的风俗没有到夫家她的脚不能沾到地,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,黑色的裤子,穿着红色棉鞋的脚翘了起来,听见外面闹哄哄的,整个人都无聊的发慌。

  韩景瑜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赵曼看,今天的她还化了点淡妆,长长的头发从头顶编成了一个韩式的蜈蚣辫,一直到发尾最后盘了起来。

  他就这样站在门口,人也不知道进去了。

  “新郎官这是傻了吗?”

  “不认识媳妇儿了呗。”

  “他要是不认识了,咱们抢回

  去呗。”

  人群中传来一阵阵哄笑声,然后有人推了韩景瑜一把,他这才反应过来,一把把赵曼给抱了起来。

  赵曼听见外面的调笑声,也知道他刚刚才跑了五千米,这人体力是有多好,她双脚离地的时候,下意识的勾住了他的脖子。

  从薛灿灿家里到韩景瑜家也就几步路,看热闹的人在旁边推推搡搡的。

  有人笑道:“新郎官可千万别说自己不行啊。”

  “掉地上咱们新娘子就别嫁他了。”

  “韩营长的手在抖了吗?”

  韩景瑜看着人群里面开玩笑的人一眼,轻轻松松的抱着赵曼转了个圈圈:“你是哪只眼睛看见我的手在抖了,看清楚了,我可是抱的稳稳当当的,谁都抢不走,想要跟我抢的,下辈子都没门。”

  赵曼轻的很,尤其是那一握小腰,韩景瑜掐着的时候就感觉再用力一点都能折断了。

  刚一出门,外面就响起来鞭炮的响声。

  王桂花跟韩石头很少来这边,但今天是儿子的大好日子,两位老人身上也穿着今年置办的新衣裳。

  韩景瑜去请他们的时候,才知道原来儿子跟媳妇连房都没有圆。

  这也难怪了这么久了都没生孩子呢。

  不过这回折腾完,算是正式要圆房了,王桂花比什么都高兴,自己掏出来了十块钱,从农场的农户们手里面买了鸡、蛋、油、等物,把席面办的妥妥的。

  韩昌君送了一台电视机,就摆在新人的房里,新房里面的床单被套都换成了新的背面,火红色的被面上面还印着一对鸳鸯。

  看热闹的人窃窃私语:“那是电视机?”

  “可不就是电视机吗,是大娃二娃的亲爸爸送的。”

  “真阔气啊。”

  “人家给他带了大半年的孩子,要不是赵曼这几个孩子能教好?”

  当然了,由于这边没什么亲戚,就给各家各户送了一个装着喜糖、花生、瓜子、桂圆、枣子的喜袋,等到看热闹的散去了,自家人再在一起吃了顿饭。

  这一顿席面办的就比较体面了,王桂花赞助了两只鸡,又买了二十只鸡蛋,又找人买了三条大鲤鱼,桌上便有好几个荤菜。

  土鸡炖成了鸡汤,大大的几锅子鸡汤摆在中间,散发出来迷人的香味。

  大鲤鱼做成的红烧鱼看起来让人食欲大震。

  桌上有好几个硬菜,代表夫家对新娘子的重视。

  有肉吃,孩子们就高兴坏了,一个个的两眼放光的盯着最中间的盆儿。